1月14日,廣東高院發布6個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典型案例,涉及知名品牌、金融產品、電子商務等多領域侵害商標權糾紛。這是廣東高院首次發布此類典型案例,集中反映了廣東法院依法準確適用懲罰性賠償,懲處嚴重侵害知識產權行為,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決心。據統計,近三年來全省法院共審結適用懲罰性賠償知識產權案件148件,其中,2021年審結適用67件,最高判賠數額達3000萬元。
包含侵權的認定等多個司法范疇
懲罰性賠償,是指由法院所作出的賠償數額超過實際損害數額的賠償。
2021年1月1日實施的民法典規定,故意侵害他人知識產權,情節嚴重的,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。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滕宏慶介紹,這一規定標志著我國在知識產權領域全面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,確立了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的一般規則,實現了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的體系化建設。
廣東高院發布的6個典型案例包括侵權的認定、懲罰性賠償適用中主觀惡意和情節嚴重的判斷標準、賠償數額中基數與倍數的確定、刑事罰金與懲罰性賠償的關系、懲罰性賠償在刑民交叉案件中的應用等多個司法范疇。
“此次發布的典型案例,展示了廣東法院在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領域的有益探索,彰顯了司法保護,體現了司法擔當?!彪陸c說。比如,廣東高院審理的“歐普公司訴華升公司侵害商標權糾紛案”入選最高法發布的全國首批懲罰性賠償典型案例,該案明確了懲罰性賠償適用的標準和賠償數額的精細化計算路徑。
助力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
近三年來,廣東法院審結知識產權一審案件44.9萬件,占全國總數的近三分之一。
“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,保護知識產權是焦點性問題?!彪陸c說,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是加強知識產權保護、懲罰和遏制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重要法律制度。
廣東高院有關負責人介紹,近年來,廣東法院聚焦知識產權案件“賠償難”問題,依法準確把握懲罰性賠償構成要件,加強知識產權侵權損害判賠力度,充分運用證據規則、經濟分析方法等手段,確保懲罰性賠償制度正確實施。
滕宏慶認為,通過分析典型案例,積累優秀的司法成果,可以指導司法實踐。但是,懲罰性賠償的適用是一個復雜的問題,具體的適用條件還有待進一步司法探索和實踐。他還提醒,這項工作需要更專業、更細致地推進,尤其要注意防止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被濫用。
?。戏饺請笥浾?杜瑋淦 通訊員/黃慧辰 王雪)
